当地时间10月20日,以“文明互鉴,友谊长存”为主题的巴德尔大学我国文明节在校园内隆重举办。本次活动由巴德尔大学中文系主办,我国驻埃及大使馆支撑,恰逢中文系建立十周年,也是中埃建交70周年系列预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主办方担任人马伟民教师介绍,本届文明节不管在参加人数仍是活动内容的丰厚性上均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载,含义特殊。
开幕式在言语与翻译学院235会场举办。巴德尔大学言语与翻译学院院长侯赛因·曼哈穆德教授在欢迎辞中回忆了学院推进跨文明对话的进程。
埃及前驻华大使马杰迪·阿米尔表明:“此类文明活动不仅是对陈旧文明的礼赞,更是衔接两国人民的坚实桥梁,有助于深化了解、促进人文沟通。”
我国驻埃及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卢春生在致辞中指出:“国相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明沟通正是完成民意相通的重要载体。”
卢春生高度评价埃及中文教育效果,他介绍说:“现在埃及建有3所孔子学院、2个孔子讲堂,33所高校开设35个中文系,41所中学开设中文选修课。其间巴德尔大学的中文教育特征明显,效果明显。”他勉励在场学生:“从学习中文之日起,你们就与我国、与国际同行。愿你们以中文为舟,扬年代之帆,共建更夸姣的‘蓝色星球’。”
巴德尔大学校长阿什拉夫·谢希教授指出:“文明因沟通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厚。此次文明节不仅是展示与体会,更是中埃建交70周年的精彩序曲。”
开幕式后,露天广场的文明体会区招引大批师生停步。七大展区各具特征,其间数字书法体会与智能茶艺展示将民间传统文明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成为新增亮点。
在我国书法展台,参加者在志愿者指导下挥毫泼墨;剪纸区学生巧手翻飞,剪出精巧图画;汉服及民族服饰试穿区排起长龙;茶香四溢的茶艺展台、供给饺子、包子和拌三丝等中式小吃的展台也广受欢迎。
我国武术扮演引来阵阵喝彩。太极、长拳等节目精彩纷呈,互动环节更约请观众上台学习根本动作,将现场气氛面向高潮。
文艺演出环节相同亮点频现。我国古典舞亭亭玉立,展示东方神韵;歌曲《明月何时有》悠扬动听;诗歌朗诵《沁园春·雪》、《乡愁》跨过言语障碍,引发观众对文明认同与家国情怀的共识;电子琴版《青花瓷》则奇妙交融传统与现代,赢得耐久掌声。
马伟民在回忆中文系十年开展时慨叹:“十年前咱们仅有十余名学生,现在每年有超越400人学习中文。渐渐的变多埃及学生凭仗中文才能,在中埃经贸、文明等范畴找到开展机会。”
他弥补道:“跟着共建‘一带一路’建议深化施行,中埃各范畴协作日益严密,为中文人才发明宽广远景。咱们正方案开设商务中文、工作中文等更具针对性的课程。”
,九游娱乐域名